Breaking News : 特別新聞

企業家分享

企業家分享

合夥人,合的不是錢,而是人品、格局和規則!

合夥人,合的不是錢,而是人品、格局和規則! (深度好文) 創業,一個人很難成事。因此,必須合夥! 合夥人的最高分贓法則! 2014年,阿里巴巴結束了與港交所曠日持久的博弈,最終因不願放棄合夥人制出走紐交所。 2014年中國房地產業龍頭万科集團召開了合夥人創始大會,共有1320位中高級管理人成為首批万科事業合夥人。万科總裁郁亮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職業經理人已死,事業合夥人時代誕生。一時間合夥人製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最近,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自述,我是怎麼被中國合夥人的,又一次引發了關於合夥人制度的熱議。 合夥人創業,不是錢,而是激情! 創業,本就是九死一生。但目前社會上你所能看到的都是九生一死,看到的都是喬布斯、雷布斯、馬布斯、週布斯、一個個成功的IPO都把企業家光環的一面無限放大,因此掩蓋了大街小巷每一天都在破產都在倒閉都在痛哭的失敗的人。 因此,你的眼裡,才是滿眼成功,並用這類與你無關的成功來激勵自己,這才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 由此而成功跟你無關,要么是能力,要么是學識經歷,別人能做好的那些事情,到你手上未必能做好,換句話說,如果現在把阿里巴巴交給你,市值接近千億了,到你手上,你可能一個月就會把它玩破產。我再次提醒:有些成功,跟你無關。 創業,其實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要去做一個事情,是一種生命體驗的過程,而不是成功與否的過程,是信任與格局的籌碼。 創業,首先能想到失敗後會怎麼樣的,成事的機會反而更大。 創業,從未思考過失敗的創業者,基本上,前面沒多遠就是失敗糞坑在等他了。 如果你把創業看成一個靈感工程,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光榮地去死了。而如果你把創業看成一個系統工程,它不是以發財為導向,而是以自己的生命昇華去完成一個事情為導向,那麼這樣的創業者就有點意思了。 創業,一個人很難成事。因此,必須合夥 但是縱觀整個世界文明史,所有形態的合夥(黑社會也好、革命同盟也好、古惑仔也好、政治家也好),到最後,基本上沒有一個善始善終的,更慘烈的是,合夥打天下成功之後,在分果果、排座座的這個環節,就發生了各種父子反目、夫妻結仇、兄弟殘殺的血淋淋的事件。 其實你細看二十四史,裡面講的就是各種合夥失敗之後的自相殘殺和革命成功之後相互殺戮的故事,這故事如今還在延續。 人,在打江山的時候,都可以歸到人的這類別裡;人,在分江山的時候,一定要兩看。好的時候看一眼,不好的時候看一眼。然後就能分解出人類和畜類了。人,一旦脫離規則,那麼它就開始奔向畜生的道路了。 人,在規則之內的人才可以稱之為人,也始終是人。其餘,不是。 合夥,合的不是錢,而是規則! 合夥創業天規第一條《投名狀法則》 1,出錢規則(各出多少?差額如何平衡?股權如何劃分?) 2,出力規則(如何分工,誰幹什麼?什麼責任?) 3,賺錢規則(賺誰的錢?用什麼去賺?怎麼個賺法?) 4,執行規則(誰去執行?怎麼執行?什麼責任?) 5,領導規則(誰來領導?資本領導?技術領導?銷售領導?當賺錢的人和出錢的人不是同一個人時,誰當領導?領導權多大?集體投票權多大?) 6,罷免規則(領導出問題怎麼辦?戰略出問題怎麼辦?哪些事件發生才可以啟動罷免程序?) 7,退出規則(為不把矛盾擴大化,如何退出?原股退出還是議價退出?損耗成本計算標準?) (以上這段,江湖上稱之為《大圈幫合夥作案共事章程》)                             合夥創業天規第二條《翻臉法則》 (提議、動議、附議、反對、棄權、表決的議事規則) 1,戰術失誤處理規則(是換將還是換方法?) 2,戰略失誤處理規則(是換帥還是換戰略?) 3,觀點衝突處理規則(是投票平息還是專家平息?) 4,人格衝突處理規則(是打架解決還是司法仲裁?) …

Read More »

三大首富都在合作了

Real Estate Team

三大首富都在合作了 最近,网上登出一条新闻:中国首富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三大巨富合作了他们缺钱吗?不缺;他们缺人吗?也不缺。为什么这三个大佬们要合作呢?因为他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打造更大的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他们三个人联手建立新公司。笔者非常佩服他们的胸怀、格局、眼光和境界。这三个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上了一堂很好的团队合作课程。 中国中小企业为何多数做不大,其根源就是缺少团队.企业为什么缺少团队,难道中国人还少吗?不是的,因为中国人最缺少合作精神。 看看今天的人才市场,有多少企业招不到人,又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企业要招人,人才要找工作,可为什么不能合作呢?因为我们都害怕吃亏,都只想要,不想给,彼此太计较,所以最终没法合作。 合作需要相互信任,可是当今天社会最稀缺的就是信任。所以谁也不愿意跟别人合作,可是你越不跟别人合作,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越渺小。如果中国首富都合作了,我们这些小企业如同大象脚下的一只小蚂蚁,你单枪匹马又能拼得过谁呢? 因为每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对方的价值,所以谁也不愿意妥协。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可是大多数就是舍不得.结果都得不到。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这是一个优势互补的时代,一个人能够与多少人合作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一家企业能与多少企业合作就能成就多大的平台。 合作需要胸怀、需要格局、更需要有付出精神,如果每个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总是害怕被别人利用,结果本来有价值的东西也变得没有价值了。 其实,一个要成功就不要害怕被别人利用,何况在你没有成功之前,又有多少东西能被别人利用的呢?别人之所以找你合作,你之所以被人利用,至少证明你还有被利用的价值。如果有一天,人家合作都不找你,那么你就真的没有价值了。 因为只有合作你的价值才能放大,只有合作你的价值才能保持长久。要知道,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才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加入团队才不会失败,所以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功者每天想着与人合作,失败每天想着给人拆台,结果帮助别人的人,自己也越来越成功,打击别人的人,自己也越来越失败。 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随便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凡是经常夸奖别人好的人,他自己也差不到哪里去。凡是经常说别人坏话的人,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凡是主动与别人合作的人,他的事业都做得比较顺利。凡是总是拒绝与人合作的人,他们的事业难以做大。如果今天的首富都开始合作了,我们却还在单干,又能干出什么名堂呢? 朋友们,为了实现伟大的事业,大家一起联起手来吧!合作是每个人达成梦想、实现目标、成就自我的必经之路。合作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只会让你得到更多,你要相信自己,更需要信赖别人。你相信的人越多,帮助你的人就越多,帮助你的人越多,你的事业就做越大。我们主动找人合作吧,乐意接爱别人的合作吧,学学首富的合作精神吧! Source: weixin.qq.com 陈安之

Read More »

馬雲的經驗教訓

Lesson Learnt from Jack Ma

馬雲的經驗教訓: 我的工作不是讓你快樂,它讓你想起來 主題演講和經驗教訓 不為我工作,但為願景和使命共同努力 信任 – 我的團隊相信我,我相信我的團隊 以文化為導向的人才,不是規則或法律 不要讓人相信我的人失望 作為企業家,如果一切都準備好了,那就不需要你了。 因為沒有準備好,所以需要創業。 更快樂,更健康 專注於客戶,而不是老闆或利益相關者 考慮長期戰略,而不是競爭 成為願景,使命和價值驅動的公司 當100個人瘋了,這個圈子並不瘋狂。 其他人都瘋了 學會成為老師 希望你的學生比你更好 僱用人比你聰明 我的工作不是讓你快樂,它讓你想起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m6_kbKIJY

Read More »

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貴人

Li Ka Shing - gaajia.com

李嘉誠說:「什麼最難?借錢!」 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貴人; 不僅肯借,而且連個借條都不讓你打的人, 一定是你貴人中的貴人。 如今,這樣的貴人不多, 遇到了,必須珍惜一輩子! 在你困難時借錢給你的人,不是因為人家錢多, 而是因為在你遇到困難時想拉你一把。 借給你的也不是錢,而是信心,是信任, 是激勵,是對你能力的認可,是給你的未來投資。 希望朋友們千萬不要踐踏「誠信」二字, 失信乃是人生中最大的破產!望珍重! 忠實的朋友是一輩子的財富! 同時,請你記住: 喜歡主動買單的人,不是因為人傻錢多, 而是把友情看的比金錢重要。 合作時願意讓利的人,不是因為笨, 而是知道分享。 工作時願意主動多幹的人,不是因為傻, 而是懂得責任。 吵架後先道歉的人,不是因為錯, 而是懂得珍惜。 願意幫你的人,不是欠你什麼, 而是把你當真朋友, 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沒什麼理所當然。 有多少人忽視了這簡單的道理, 又有多少人覺得理所當然; 更有些人自作聰明,甚至耍無賴嘴臉; 這種人,早晚淡出人們的視線! 真誠的人,走著走著就走進了心裡; 虛偽的人,走著走著就淡出了視線;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靠的是緣分, 那麼人和人的相處,靠的則就是一份真誠和信譽! ——你想做個什麼類型的人,值得每個人深思。 真的,人和人相處就是靠真誠! 借也好不借也好,真誠就好! 來源 : www.lookforward.cc

Read More »

學會放下以下 10 條 你就強大了, 每個人都要看!獲益良多啊!

放下面子

學會放下 放下面子 | 放下壓力 | 放下過去 | 放下自卑 | 放下懶惰 | 放下消極 | 放下抱怨 | 放下猶豫 | 放下狹隘 | 放下懷疑 1) 放下面子 有時候我們低頭,是為了看準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過得還可以,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拉不下這個臉,最終死在面子上。 2) 放下壓力 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3) 放下過去 你才能過得更幸福! 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4) 放下自卑 把自卑從你的字典里刪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偉人,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樣可以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5) 放下懶惰 – 奮鬥改變命運 絕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 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你,快樂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6) 放下消極 絕望向左,希望向右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那麼,請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褊狹,讓快樂打敗憂鬱,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強打敗脆弱,讓偉大打敗猥瑣……只要你願意,你完全可以一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沒有誰能夠左右勝負,除了你。自己的戰爭,你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 7) 放下抱怨 與其抱怨不如努力 所有的失敗都是為成功做準備。抱怨和泄氣,只能阻礙成功向自己走來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氣和地接受失敗,無疑是智者的姿態。抱怨無法改變現狀,拼 搏才能帶來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沒,只要一心想著閃光,就總有閃光的那一天。不要總是煩惱生活。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你什麼,其實,你跟別 人擁有的一樣多。 …

Read More »

李嘉诚励志名言

李嘉诚励志名言 发布:励志 一、关于勤奋: 1、12岁开始做学徒,不到15岁就挑起一家人生活的担子,再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当时自己非常清楚,只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识,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有一点钱都去买书,记在脑子里面,才去再换另外一本,到我今天来讲,每一个晚上,在我睡觉之前,我还是一定的看书,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财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机会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 2、无论我晚上几点睡觉,我都在早晨固定的时间醒来(5点59分),因为要听早晨的新闻。 3、别人是求学问,我是抢学问。 4、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勤力努力,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 5、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6、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你的工作一定会做得好。 7、我认为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极大的关系。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8、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9、在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个信誉。 10、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学习,把握时机。 11、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我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12、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13、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二、关于诚信: 14、与新老朋友相交时,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5、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16、坚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信誉,一个人良好的信誉,是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17、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18、如果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 19、我生平最高兴的,就是我答应帮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们要求的做得更好,当完成这些信诺时,那种兴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20、当你作出决定后,便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走,常常记着名誉是你的最大资产,今天便要建立起来。 21、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应该努力坚持走一条正途,这样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 22、注重自己的名声,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诺言,这样对你们的事业非常有帮助。 三、关于稳健: 23、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考虑失败。 24、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 25、投资时我就是先设想,投资失败可以到什么程度?成功的多几倍都没关系,我也曾有投资赚十多倍都有,有的生意也做得非常好,亏本的非常少,因为我不贪心。 26、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27、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28、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29、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确信,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换句话说,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30、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31、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32、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四、关于做人: 33、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很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34、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 35、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则要慷慨。处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 36、要了解下属的希望。除了生活,应给予员工好的前途;并且,一切以员工的利益为重,特别是年老的时候,公司应该给予员工绝对的保障,从而使员工对集团有归属感,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7、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38、坏人固然要防备,但坏人毕竟是少数,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防备极少数坏人连朋友也拒之门外。更重要的是,为了防备坏人的猜疑,算计别人,必然会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既没有了朋友,也失去了事业上的合作者,最终只能落个失败的下场。 39、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40、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的服从。 41、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 42、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43、讲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事。 44、我觉得,顾及对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自己舍得让利,让对方得利,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不会有朋友,这是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就告诉给我的道理,经商也是这样。 …

Read More »

馬雲 2014年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演講全文

馬雲

阿里巴巴創辦人 – 馬雲 2014年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 今天大陸首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先生來台灣參加「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會中發表了一段相當精采的演說,其中馬先生談到了將來的網路趨勢已經由「IT」(Internet Technology)轉向DT(Data Technology)轉型,馬雲在演講結束後回應現場提出如何看待台灣年輕人創業情況的問題時表示,前一晚有台灣年輕人向他提到,這幾年台灣網路公司做得不如中國。但他認為此一時彼一時,相信15年後台灣的網路公司一定會做起來;但最可怕的是「起得大早,趕個晚集」,台灣網路公司起來得比中國早,但發展晚了。馬雲對著台上台下眾多重量級企業家直言,「這中間的問題,台灣的大老應該要反思一下」。 馬雲隨即話鋒一轉說,拜託論壇的幾位理事長幫忙,阿里巴巴想成立一個基金,專門協助台灣年輕人到中國學習或創業。他表示,「這個錢反正也不是自己的,也是要捐出去,為什麼不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馬雲說,自己不是在講高大上的話,因為一個人一年掙一兩百萬,是自己的錢;掙一兩千萬,要擔心它貶值;但你有十億,是社會對你有信心,希望你能把錢用得更好,所以他希望阿里巴巴能把這些錢用得更好,幫助兩岸年輕人創業。

Read More »

開公司當 CEO 一點都不簡單!你知道「創業家精神」的真諦嗎?

創業家精神

創業家精神 我覺得有的人對創業的理解有誤解。他們把創業理解成幾個好友開一個公司,回去印幾盒名片,我叫董事,你叫 CEO ,大家都掛上個 CXO,名字很洋氣,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如果把這個理解為創業就大錯特錯。 創業是一種「不斷突破」的心態 我希望大家這樣來理解創業,把創業看成是一種心態,為了實現一個目標,孜孜不倦的去追求。只要你不滿足於現狀,想法設法去突破,那就是創業。 如果你是一個在校學生,是學電腦,如果你不滿足於只是把學分學好,不滿足於把考試應付好,而是花了很多時間提高你的 Coding 能力,下了很大功夫來研究很多軟體,那這也是創業。學習是這樣,工作也是這樣,只要你勇敢的正視問題,積極的去解決問題,敢於去承擔未來的風險,這其實就是創業心態。 如果我們把創業都理解成我今天出去成立一個公司,明天上市,後天市值超越 Facebook,對不起,從來沒有過這樣成功的例子。天底下哪裡有這麼一帆風順的事? 把你放在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你憑著直覺沿著直線走,其實從高空看下去,你走出來的路是彎的,是曲折的。創業也是一樣,雖然心裡有個目標,但是要達到那個目標,你得解決一個個實際的問題。人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而且這個路一定不是直線。 畢業生創業前,應該先進新創公司磨練 在中國更是這樣,環境確實太複雜了。特別是在創業早期,你沒有經驗,沒有資源,你頭腦裡的創新可能僅僅就是一個想法,一個創意,但如果實現不了,那它就什麼都不是。但是,要實現這個想法,這個主意,你需要有判斷力,需要有經驗,需要有知識。所以,我一直提倡大學生剛畢業的時候,不要一腦子熱就創出一個公司來,最好的方法是加入一家創業公司,甚至可以加入風險很大的種子公司,去學習創業,感受創業。 很多人說,我加入別人的公司,那我不就成了一個打工的了嗎?給別人打工,誰認真幹呀。錯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是打工的,那你一輩子都是打工的。別人覺得你是不是在打工,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千萬不要別把自己當成打工的,換個角度去看,是公司給你發薪水,替你交學費,練著你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你遇到產品經理、技術高手,或者公司創辦人,從他們身上學到成功的經驗,甚至是失敗的教訓。如果你加入這個公司,這個公司兩年之後死了,恭喜你,你一分錢沒損失,你參與一個活生生的公司從生到死的例子,你以後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轍。你一分錢沒花,你讓一個公司死了一回,你學到了如何避免失敗的教訓,這是一個多麼值的事。這比你拿多少薪水,比你到一個有名的大公司,有用多了。 別人一見你,都說你在北京某大公司工作,太了不起。那都是虛榮心,一點意義沒有。所以我一直強調,如果你懷著創業的心態,那麼你在什麼狀態都可以叫創業。等到有一天,當你有一股強烈的衝動要辦公司去創業的時候,有可能你會發現,人各有所長,你不一定是做 CEO 的料,但你可能是優秀的 CTO,你可能是很好的銷售主管,這個時候你就知道找什麼樣的合夥人去創業了。 創業最重要的是「創業家精神」 所以,我鼓勵大家創業,其實是鼓勵大家培養創業的精神,我不主張各位一定要出去成立一個公司,那只是一個形式。美國矽谷很多人不是先裝模作樣地成立一個公司,而是在家裡的車庫,利用業餘時間先搞出來一個產品,這也是創業的一部分。 我不希望傳授什麼成功學,我最希望大家能夠想清楚未來幾年自己心裡想要什麼。在你創業的時候,不論遇到誘惑還是遇到挑戰,都能夠記住我說的那句話:拒絕平庸,與眾不同。 你不一定要追隨當時的主流,也要能耐得住寂寞,甚至要有一種韌性,敢於屢敗屢戰,在未來長達五年或者八年、十年的時間裡一直堅韌不拔地去探索,我相信五年以後、十年以後,可能中國新一代的企業家,中國新一代的創新領袖應該從各位裡面誕生。 (轉載自合作媒體《虎嗅網》; 圖片來源:plewicki , CC Licensed)

Read More »

企业家分享:职觉是怎样炼成的?

企业家分享

企业家分享 身处职场的人都离不开职觉,职觉好坏与职业前景密不可分。相比普通人,企业家的职觉更为敏锐。本期“企业家分享”带你走近三位企业家,听听他们的职觉炼成术。   学习+判断+试错   PPTV聚力CEO陶闯 每天早上我会拿出半小时看行业资讯,周日晚上会有固定时间来思考、读东西,偶尔也去听听培训课。我觉得学习是职觉形成的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互联网跑得太快,瞄准再开枪的话靶子早跑了,往往需要“先开枪后瞄准”,但又不能乱开枪,判断力尤其重要。它要靠很多实战经验的累积和总结。最近大家都在热炒互联网思维,我把能搜集到的这方面内容总结了80多页,发给公司所有高管,反馈还不错。现在到处说创新,都说滥了,而试错式的思考和探索对职觉很有帮助。移动互联时代有太多不确定性,做决策要有试错胆量。有时你的决策连周围的朋友甚至下属都不一定能理解,只有非常强大的自信,才有机会往下走。   职觉需要深厚底蕴   加达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闫长明 职觉首先要有专业深度。我大学读的是化工,毕业后在中科院做洁净煤燃 烧研究,后来出国念书、工作,一直浸泡在能源矿产领域,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是有一定深度的,现在做能源投资也获益于此。我还花了很多精力去了解互联网和金融,发现很多东西不是简单的能源需求,比如进入资本市场之后,并不是说当地需要多少煤多少电,而是华尔街市场需要股票多少钱。你要思考这些问题,否则只能在电厂里做个工程师。有了“职”的广度和深度,自然就有“觉”了。社会需要你大力发展能源的时候,你发展能源;现在需要你治理污染,你要能拿出治污办法,如果还投资高耗能企业,那就有问题。一个人职觉好,是指他有深厚的底蕴,并能够判断和把握机会。   创业者的职觉   北京千里马运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寿 十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学。那时便注意到那里发达的物流业。后来回国创业,先在门槛较低的快递业兜转了一段时间。当发现往北京以外市场拓展非常艰难时,我意识到公司将来要么灭亡,要么被整合,于是早早跳出了快递圈,改做物流。仔细分析了国内物流业的形势之后,我发现只有做不同于大公司的个性化服务才有出路,便选择了别人不愿意做的逆向物流。物流是个辛苦的行业,作为公司负责人,不能只是埋头苦干,一定要对行业的大趋势有深入了解,同时视野要更开阔,这样才能培养职业敏感度,及早发现问题,调整方向。作为创业型公司,我一直有种强烈的危机感,这促使我去寻找红海之外的蓝海,以获取更多生存空间。 作者:陈曦 马赫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站

Read More »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