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 News : 特別新聞

香港移民再次“回流”加拿大

香港移民再次“回流”加拿大

 

香港回歸後,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大幅減少,反而加國香港移民因為不同理由回流香港,但在近年,一些返港居住的加人悄悄“再回流”,有人稱是因為香港空氣日差,有人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也有人選擇在這裡創業。

此外,香港人近年移居外地數字有所回升。據香港保安局的統計數字,今年上半年有3,900人移居外地,較去年同期上升8.3%,其中600人是移民加國。另據加拿大移民部統計,去年有1,093名港人移民加拿大,比2011年的820人上升了33%。

李啟華夫婦花了一年半時間在溫西開設高級肉食店。張勺茵手抱是女兒李玥澄。

據網易教育報導,39歲的李啟華與小他兩歲的妻子張勺茵,3年前由香港回流溫哥華,去年9月他們在溫西開設高級肉食店,2個月後女兒李玥澄在本地出生。問他們有沒有後悔「再回流」,兩夫妻想也沒有想就答沒有。

3年前回來時,李啟華本打算將他在本拿比的柏文物業出售,一勞永逸返香港工作,「我一返來,發現溫哥華人流多了,城市旺了,特別是抬高頭見到藍天白雲,這是在香港很難見到。

香港環境擠逼工時又長

李啟華1996年隨家人移居大溫,在卡比蘭奴學院(Capillao College,現已升格為大學)及道格拉斯學院(Dougalas College)讀商科,2010年回流香港,在當地除協助家族生意外,也曾在銀行及有線電視台負責行銷工作。

「我在2008年結婚,但在香港不敢生BB,因為環境擠逼,工作時間又多,有時一日工作20小時,星期日我爭取時間睡覺,很多時我太太見到我父母的時間比我還多。」李啟華說香港近年怨氣很重,常見到人因為不排隊搭巴士而打架,政治氣氛也很沈重。

留港時,李啟華曾計劃在灣仔開一間樓上拉麵店,「但單是租金每月就要10萬港元,同一筆資金在這裡可撐一年,香港只能撐三個月。」深思熟慮後,李啟華與太太花了一年半時間,以約40萬元資金,在溫西登巴街(Dunbar St.)開了一間高級肉食店,更聘用了兩個僱員。他說經營近一年,生意只有預期的七成,但他認為回流的決定並沒有錯。

「這裡可以有家庭生活,居住空間大,生活質素也高,很多活動好像打高爾夫球、露營或滑雪,都比香港便宜,食東西也放心。」李啟華稱在香港工作收入是多一些,但工作量也多很多,他指最近也有友人回流大溫,主要是帶子女回來讀書。

育有一女一子的張太今年七月才由香港「再回流」溫哥華。她1996年移民到加拿大,2008年與丈夫及子女返港居住,但一早便計劃帶子女回來讀大學,「如果要以本地生身分入讀加拿大大學,必須至少在本地讀3年中學,否則就要如外地生一樣考托福。」為免女兒要考托福,張太今個暑假急帶著子女回來,現時女兒入讀溫哥華邱吉爾中學(Winston Churchill Secondary)第10班,兒子則讀小學第6班。她說今次回來雖然匆忙,但適應上沒有大問題,丈夫很快便找到工作,至於兩個子女,由於功課壓力沒有香港那麼大,她們特別是兒子均讀得很開心。

About Lotus Yuen

阮文傑 (Lotus Yuen PREC)是大溫哥華的金牌房地產經紀人。 他喜歡房地產,商業和創業。 他喜歡幫助和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和分享他知道什麼和專業的房地產知識。 他有目標,幫助越來越多的人有更好的生活。 歡迎向我們發送任何意見,我們如何可以在我們的網站和我們的業務更好地改善。 LotusYuen@gmail.com / (778) 862-8321

Check Also

Jack ma - 成功者看目標,失敗者看障礙

永不放棄!馬雲說:成功者看目標,失敗者看障礙!沒錢只是你的爛藉口。

我們到今天還沒有成功,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為自己找藉口! 開始創業的時候都沒有錢,就是因為沒錢,我們才要去創業! 馬雲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沒錢,同樣可以創業,同樣可以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 第一次:創辦海博翻譯社 馬雲之所以要辦翻譯社,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 1.當時杭州很多的外貿公司,需要大量專職或兼職的外語翻譯人才 2.他自己這方面的訂單太多,實在忙不過來 3.當時杭州還沒有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   很多人光有想法,從來都不會有行動,但是馬雲一有想法,卻是馬上行動 當時是1992年,馬雲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青年教師,28歲,工作4年,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但沒錢不是問題,他找了幾個合作夥伴一起創業,風風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成立起來了,創業開始,也是舉步維艱,第一個月,翻譯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當時每個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於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勸馬雲別瞎折騰了,就連幾個合作夥伴的信心都發生了動搖。 但是馬雲沒有想過放棄,為了維持翻譯社的生存,馬雲開始販賣內衣、禮品、醫藥等等小商品,跟許許多多的業務員一樣四處推銷,受盡了屈辱,受盡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譯社就靠著馬雲推銷這些雜貨來維持生存。1995年,翻譯社開始實現贏利。 現在,海博翻譯社已經成為杭州最大的專業翻譯機構,雖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並論,但是海博翻譯社在馬雲的創業經歷中也劃下了重重的一筆,海博翻譯社給馬雲最大的啟示就是:永不放棄。 第二次:創辦中國黃頁 中國黃頁是中國第一家網站,雖然是極其粗糙的一個網站 …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