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多市房观
想写一篇文章谈谈商业地产,正巧有位读者来问这个话题,这样正好。近几年在大多地区有华人热衷参与的几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真可谓五彩纷呈,热闹非凡。奋勇投身进入这个领域的人也是有喜有悲,冷暖尽尝。在华人圈里最常被提到的成功范例是太古广场。遗憾的是,与太古广场一路之隔的锦绣中华却是差强人意,有投资者在几年前购入的预售单位,至今仍在等待之中。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低谷,大多地区的商业地产能否随着住宅市场的飞奔的脚步展翅高飞呢?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在移民持续增加,外来资金与本地资本加大投入力度的情形下,走高的态势显而易见。政治层面和经济因素方面的分析文章已有很多了,无需赘述。在长期上升的大趋势下,仍然会有人蒙受损失,其原因如同买股票一样,大势升,也不是每个股票都会上升,赚了指数,赔了股价,这种事常有。所以投资商业地产也要如同选股一样,精挑细选,买潜力股,增长股,长线持有,有承受短期波动和不动的心理准备和财务准备。
有心进入商业地产的朋友最好多了解相关的信息,认真分析每一个项目的优缺点,把投资当做一项生意来经营。一定要明白,开发商揭示的市场分析和预测是基于其自身的目标而做的,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投资者。即便是整体项目很好也并不代表每一个物业单位都好,不同的位置,朝向,楼层,有非常大的差别。同一个商场内有的铺位生意很旺,有的却难以为继。
还有一点,商场是否有足够的停车位至关重要,可以先问问自己:如果在一个商场外面转上十分钟找不到停车位还会不会等下去?除非不得已,何不去别的地方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在停车场转来转去找不到车位,最后不得不离开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停车位的数量决定了商场的生意额。大型的连锁店例如WALMART, HOME DEPOT等门前都有大量的停车位,即便是周末高峰时段也还是不难找到车位。相信这些商家的管理者不会不讲究效益的,这样做一定是有充分的依据。
所以,投资商铺和办公室,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是自用还是出租收取租金,如果是自用,应根据自己的生意计划来选择合适的物业,做好长期培育发展生意的准备。如果是用于出租,一定要备足至少一年的各项费用支出。
在全球通胀,各国政府都在放水印钱的时期,持有可增值资产以抵御货币贬值也是别无选择,不得不做的事情。如何选择有增值潜力的资产是对每个投资者的能力和眼光最公平的考验。祝愿有意投身商业地产的朋友们都能慧目识金,顺风顺水,大展宏图,事业广成。